师生谈|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一)

发布时间:2022-01-03 12:00:21     作者:    审核人:    浏览次数: 次

编者按:2021年11月8日至11日,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在北京召开。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公司党委通过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会议、教职工政治理论学习、专题党课、形势与政策课等形式,组织全院师生深入学习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通过深入学习,广大师生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全会精神上来,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落实全会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上来,把服务党和国家大局作为最高追求,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牢记“两个确立”,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结合工作学习实际,掀起学习宣传贯彻全会精神的热潮。


共同富裕新征程应探索数字金融新路径

bat365唯一官网(中国)责任有限公司教学办公室主任、经济系副教授 王小华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国人民,创造了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奇迹,开启了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新阶段。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促进共同富裕”。共同富裕关键在“富裕”,落脚在“共同”,没有富裕就不可能有共同富裕。其核心在于构建富裕与共同二者贯通融合的关系,为富裕而共同,为共同而富裕,最终形成有机的一体;其实质是在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前提下,全体人民共创日益发达、领先世界的生产力水平,共享幸福而美好的生活。

互联网作为新时代发展的纽带,更是不可阻挡的“时代洪流”。数字经济浪潮正以势不可挡之势席卷全球,数字经济的爆发式增长及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已经成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能。数字金融作为一种将移动互联、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等各类数字技术与传统金融服务深度融合的新型金融服务,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其迅速发展对社会经济产生了巨大的变革,深刻影响了居民的生活与工作。其中,数字金融有助于畅通中小微企业融资渠道,助力实体经济技术创新、产业升级和财富增长来创“富”;更有利于提高服务普惠性,让金融为更广大人民利益谋大同、共富裕来“共”享。因此,进入新发展阶段,开启共同富裕新征程,应全面探索数字金融新路径,具体需紧紧围绕以下三个方面展开:

一、面向共同富裕,要布局数字金融基建

一是深化数据治理与共享。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首次提出将数据作为生产要素参与分配,金融机构要积极探索建立涵盖采集、处理、分析、使用的全流程管理体系,统一数据标准规则、做好分级分类,建设企业级数据字典和数据资源目录,着力提升数据准确性、有效性和易用性。同时,综合运用区块链、多方安全计算、联邦学习等技术,在保障原始数据不出域前提下规范开展数据共享,实现数据可用不可见、数据不动价值动。

二是提升数字基础设施效能。综合功能定位、区域分布、电力保障等因素,统筹规划建设设施先进、信息广聚、服务高效的国家级数据服务中心。运用云计算技术稳妥推进系统架构向分布式方向转型,探索建立行业公共算力基础设施,支撑金融瞬时高并发、大流量业务对计算资源的需求,为金融业务高效运转注入强劲动力。

三是加大数字金融人才培养力度。明确数字金融人才能力要求,制定衡量微观个体的、统一的能力量化标准,全面评估数字金融人才能力成熟度。有效规划数字金融人才成长道路,通过政府引领,整合社会优质资源,鼓励数字金融人才在传统金融科技企业、垂直金融科技企业、互联网公司、银行机构等企业之间相互流动,成为复合型人才。

二、面向共同富裕,要深化数字金融应用

一是发展数字信贷,深耕实体经济。金融机构运用数字技术不但可以推动审贷放贷流程智慧化再造,综合工商、税务等多维数据综合研判企业经营状况,降低研发、运营、风控成本,提升融资服务效能;也可以据此构筑广连接、易触达的服务网络,建立全流程“云上办”“掌上办”的服务触点,运用物联网、卫星遥感等技术掌握企业生产经营全链条“数字足迹”,提高信贷资金的可得性;还可以充分发挥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优势加强对产业链和供应链生产经营主体的数字化认知,掌握不同行业、不同领域企业资金需求的类型、周期、规模等特点,准确识别融资需求真实性,动态监测信贷资金流向流量,通过更多元、更智慧、更精准的数字信贷产品为实体经济“输血供氧”。

二是发展数字理财,助力财富管理。金融机构应稳妥推动数字金融在客服营销、投顾投研、估值定价、风险管理等环节的探索应用,在客户画像、客户分层以及客户全生命周期管理方面加深对客户理解,从而在营销、投顾、客户管理等方面为客户提供更加精准的差异化、定制化的产品及服务,为各类客群提供更加精准化、精细化的理财服务,助力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

三是推进数字普惠金融产品多样化。应用数字化渠道、技术和大数据分析结果,提升保险行业效率、降低成本,推出更多普惠性的保险产品;运用数字技术实现风险管控、合规管理、运营决策等领域的数字化、智能化运营管理平台建设,为消费金融、现金管理、家族信托等创新业务顺利开展创造条件;推动城乡一体化的电子支付服务,推进移动支付在民宿、农家乐、乡村旅游点等便民服务场景使用,进一步加大对乡村产业发展和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金融支持力度;推广具有“结算+融资”功能的小微企业卡、乡村振兴卡和智慧校园卡等普惠金融产品。

三、面向共同富裕,要弥合数字金融鸿沟

一是纾解城乡间数字金融建设鸿沟。金融机构要精准分析农村居民生产生活的现实金融需求,重点研发服务“三农”客户的专属产品、服务,同步重视线上APP的“小而精”和线下金融服务的宣传推广。全面实施金融科技赋能乡村振兴示范工程,推动构建“线上线下打通、跨金融机构互通、金融与公共领域融通”的新型服务渠道,建立“一点多能、一网多用”的惠农综合服务平台,推动农业供应链资金流、商流、物流深度融合,将金融资源精准配置到农业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助力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

二是破解群体间数字金融应用鸿沟。金融机构需聚焦老年、少数民族、偏远山区、残障等人群日常生活中的高频金融场景,因人而异、因地制宜打造适老化、民族版、关怀式移动金融产品,运用智能移动设备延伸金融服务触角,通过体验学习、尝试应用、经验交流、互助帮扶等手段增强用户数字素养和金融素养,不断提升金融服务的深度、广度和温度,让守正向善的科技创新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更广大劳动人民。

三是缓解机构间数字金融发展鸿沟。大型金融机构要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以数字化转型为契机,通过能力输出、技术辐射、同业协作等探索以大带小、以强扶弱的协同发展新模式,激活全行业数字化经营动能。中小金融机构要立足实际,充分把握地缘优势,善用外力、合作共赢加快数字化转型,努力构建“共享、普惠、安全”的数字化生态“朋友圈”,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构建差异化竞争力和精益管理体系,赋能地方经济和小微企业健康发展。